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是台中南屯稅務帳務會計師事務所最佳稅務後盾
台中豐原借址服務會計服務推薦, 台中北區勞基法諮詢, 台中推薦新鮮人職涯規劃
周國平:救世和自救 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們時代的一個明顯事實。這個事實是如此明顯,以至于一個人并不需要有多么敏銳的心靈,就可以感受到了。其主要表現是:一、信仰生活的失落。人生缺乏一個精神目標,既無傳統的支持,又無理想的引導。尤其可悲的是,人們甚至喪失了對信仰問題的起碼認真態度,對之施以哄笑,以無信仰自夸。二、情感生活的縮減。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與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識擴張導致人與人之間真情淡薄。情感體驗失去個性和實質,蛻化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詞和禮品卡語言。三、文化生活的粗鄙。訴諸官能的大眾消費文化泛濫,訴諸心靈的嚴肅文化陷入困境。娛樂性傳播媒介冒充為文化主流,絕無文化素養的記者和明星冒充為文化主角,幾有席卷天下之勢。 毫無疑問,對于這種平庸化現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和批判的態度的。不過,其中又有區別。據我觀察,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拯救天下為己任,他們的反應又因性情和觀念的差異而有區別。大抵而論,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現為憤怒,視這個世道為末世,對之發出正義的譴責乃至神圣的詛咒,欲以此警醒世人,尋回盛世,或者--審判世人,以先知的口吻預言某種末日審判。張承志是當今最典型的代表。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現為憂慮,視這個世道為亂世,試圖規劃出某種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恢復或營造他們心目中的治世。相當一批人文學者正在為此竭精殫慮,搖唇鼓舌。不論憤怒還是憂慮,救世是共同的立場,所以我把兩者歸作一個類別。 另一類人是比較個人化的知識分子,相對而言,他們沒有太直接的救世抱負,而是更加關注自己獨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創造活動。他們對于作為一種社會現實的精神平庸化過程同樣反感,但似乎不像前一類人那樣有切膚之痛,如坐針氈,為之寢食不安。由于他們更多地生活在一個相當穩固的屬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隔膜于或超脫于他們所反感的那種外部變化了。他們的反應主要不是憤怒或憂慮,而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近乎寬容的淡漠和蔑視。屬于這一類的大抵是一些真正迷于藝術的藝術家,真正迷于學術的學者,以及執著于人生和人類根本問題之思索的哲人智者。在這樣的人看來,末世論或亂世論似乎都有些危言聳聽,這個世道和別的世道沒有本質的不同,不過是一個俗世罷了。時代變遷,俗的表現形式相異,或官或商,無精神性則為一。所以,他們始終與俗世保持距離,而把精神上的獨立追求和自我完善視為人生在世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此意義上,他們的立場可歸結為自救。 當然,上述劃分只是相對的,畢竟可能有一些個人性和社會性皆很強的知識分子,在他們身上,自救和救世的立場會發生重疊。我無意在這兩種立場之間評優劣,以我之見,真誠的救世者和自救者都是寶貴的,我們之缺乏有感召力的傳道士和啟蒙思想家,一如缺乏埋頭于自己園地的耕耘者。不過,就目前而言,說句老實話,我實在聽厭了各種名目的文化討論,從這些熱鬧中只聽出了一種浮躁和空洞。無論是標榜為"新國學"的復古主張,還是以"后現代"名義裝飾現狀的學術拼貼,事實上都沒有提出切實的救世良策,很可能只是成全了個人的一種功利欲望。至于種種關于"文化失落"、"人文精神失落"的喟嘆,透出的多是一種焦躁不安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我寧愿為自救的立場作一辯護,盡管真正的自救者是不需要任何理論上的辯護的。 一個人立志從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創造的事業,應該是出于自身最內在的精神需要。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圍內幾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所以對于他來說,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可是,在精神生活與世俗的功利生活之間,他的價值取向是明確而堅定的,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困惑。張三不耐貧困,棄文經商,成了大款,李四文人無行,媚俗嘩眾,成了大腕,這一切與他何干?他自己是在做著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環境還允許(事實上允許)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對外部世界時的心態是平靜的。那些面對浮躁世態而自己心態也失衡的人,他們也許救世心切也心誠,但同時我又很懷疑他們自己內心缺乏精神生活的牢固根基,要不何至于如此惶惶不安。 在當今時代,最容易產(www.lz13.cn)生失落感的或許是一些有著強烈的精英意識和濟世雄心的知識分子。他們想做民眾的思想領袖和精神導師,可是商業化大潮把他們沖刷到了社會的邊緣地帶,拋擲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他們是很難自甘寂寞的,因為他們恰好需要一個轟轟烈烈的舞台才能發揮作用。我不認為知識分子應該脫離社會實踐,但是,我覺得在中國的知識分子中,精英或想當精英的人太多,而智者太少了。我所說的智者是指那樣一種知識分子,他們與時代潮流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并不看重事功,而是始終不渝地思考著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問題,關注著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他們在寂寞中守護圣杯,使之不被洶涌的世俗潮流淹沒。我相信,這樣的人的存在本身就會對社會進程發生有益的制衡作用。智者是不會有失落感的。領袖無民眾不成其領袖,導師無弟子不成其導師,可是,對于智者來說,只要他守護著人類最基本的精神價值,即使天下無一人聽他,他仍然是一個智者。 我確實相信,至少在精神生活領域內,自救是更為切實的救世之道。當今之世不像是一個能誕生新救主和新信仰的時代,但這并不妨礙每一個熱愛精神文化事業的人在屬于自己的領域里從事獨立的探索和創造。這樣的人多了,時代的精神文化水準自然會提高。遺憾的是,我們擁有許多不甘寂寞的信仰呼喚者、精神吶喊者和文化討論者,少的是宗教、哲學、藝術上的真信徒甚至真虛無主義者。透底地說,真正精神性的東西是完全獨立于時代的,它的根子要深邃得多,植根于人類與大地的某種永恒關系之中。惟有從這個根源中才能生長出天才和精神杰作,他(它)們不屬于時代,而時代將跟隨他(它)們。當然,一個人是否天才,能否創造出精神杰作,這是無把握的,其實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不失去與這個永恒源泉的聯系,如果這樣,他就一定會懷有與羅曼·羅蘭同樣的信念:"這里無所謂精神的死亡或新生,因為它的光明從未消失,它只是熄隱了又在別處重新閃耀而已。"于是他就不會在任何世道下悲觀失望了,因為他知道,人類精神生活作為一個整體從未也決不會中斷,而他的看來似乎孤獨的精神旅程便屬于這個整體,沒有任何力量能使之泯滅。 周國平作品_周國平散文集 周國平:時光村落里的往事 周國平:心疼這個家分頁:123
每天必讀的二十個人生小智慧 一、從心計學看7個笑容 1、被人誤解的時候能微微一笑,素養; 2、受委屈的時候能坦然一笑,大度; 3、吃虧的時候能開心一笑,豁達; 4、無奈的時候能達觀一笑,境界; 5、危難的時候能泰然一笑,大氣; 6、被輕蔑的時候能平靜一笑,自信; 7、失戀的時候能輕輕一笑,灑脫。 二、做人的最高境界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三、國學12道 1、孔子:為人之道; 2、老子:處事之道; 3、莊子:養性之道; 4、孟子:君臣之道; 5、荀子:學習之道; 6、孫子:韜略之道; 7、管子:教練之道; 8、韓非子:統馭之道; 9、鬼谷子:權謀之道; 10、大學:修身之道; 11、易經:天地之道;, 12、禪宗:死生之道。 四、失敗人生的五5種思維 1、我不想做。懶散和懈怠是生活毒藥也是失敗人生的基因; 2、我沒想到。成功者總是留意任何情況下的每一種可能; 3、我盡力了。盡力不等于盡心竭力; 4、這不可能。如果相信美妙,美妙生活就在眼前;如果自我設限,限制就會無處不在; 5、沒人幫我。成功者本身都是一個巨大磁場。 五、想上進就去努力培養,別說很難 1、培養自信的語言。 2、讓你的笑容像陽光一樣。 3、緊張的時候深呼吸。 4、別為小事生氣。 5、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6、悲觀時,進行自我暗示。 7、每天自省一小時。 8、戒煙戒酒,戒掉惡習。 9、永遠是跑步一族。 10、定期體檢,為健康護航。 11、養成不屈不撓的風格。 12、記住別人的姓名。 六、這些事很簡單 1、每天11:00點前睡覺,每天6:30點前起床。 2、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夢想。 3、多鍛煉身體,身體垮了什么都沒了,男人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 4、努力學習賺錢的本領,錢是一個人活著的根本,是做人的尊嚴。 5、常回家看看老媽老爸,常給兄弟姐妹電話,親情是最珍貴的感情。 七、很經典的6句話 1、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2、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3、命,乃失敗者借口;運,乃成功者的謙詞。 4、打動人心的最佳方法,是談論他最珍貴的東西。 5、品格不由你占有的東西決定,而是由你匱乏的東西塑造的。 6、郁悶時蹲下來抱抱自已,原諒別人也放過自己。 八、一只龜的四個哲思 1、永遠腳踏實地而不虛張聲勢,一群人中最安靜的那個往往是最有實力的; 2、永遠耐住寂寞而不頭腦發熱,因為折騰是檢驗人才的標準; 3、永遠穩步前行而不急功近利,因為思路決定出路,心態決定狀態; 4、永遠低調從容而不著急上火,先有千年王八才有萬年的龜,積累很重要! 九、多些善舉 1、如果錢還寬裕,供幾個貧困學生。 2、遇到夜里擺地攤的,買點,別還價。 3、遇到學生出來勤工儉學,幫他,鼓勵他。 4、不要對有信仰的人用猥褻譏諷言詞,沒信仰就沒底限。 5、遇到問路的熱情指路,老人小孩,送到派出所。 6、天色已晚,遇到賣菜賣報紙的剩下不多了,就全買,讓他早點回家。 十、男人最不該做的7件事 1、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該干嘛,混日子)。 2、浪費時間(比如游戲或者濫情)。 3、不獨立(等著別人來搭救)。 4、被動的活著(別人說什么就做什么,要么就什么也不做)。 5、不規劃自己的人生。 6、不學習吸收信息。 7、不接受愛情。 十一、哈佛大學圖書館館訓 1、現在睡覺的話,會做夢;而現在學習的話,會讓夢實現。 2、我無所事事的度過了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們所期望的明天。 3、學習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學習都征服不了,那你還能做什么? 4、今天不想走,明天就要跑了。 5、此刻睡覺的口水將變成明天流下的淚水。 十二、十大醒腦哲理 1、你其實是個小人物。 2、按常理出牌的是少數。 3、天上不會掉餡餅。 4、沒人能賣給你后悔藥。 5、自私是人的天然本性。 6、小瞧別人會誤人害己。 7、最愛的往往都得不到。 8、貴人不一定都是好人。 9、“獨木橋”有時比“陽關道”還好走。 10、好人不一定總有好報。 十三、14個值得推薦的個人提升方法 1、每天讀書; 2、學習新的語言; 3、打造你的靈感空間; 4、戰勝你的恐懼; 5、升級你的技能; 6、給未來自己寫封信; 7、承認自己的缺點; 8、立即行動; 9、向你佩服的人學習; 10、減少上網的時間; 11、培養個新的習慣; 12、讓過去的過去; 1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十四、智言趣語 1、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 2、要哭就哭出激動的淚水,要笑就笑出成長的性格。 3、喜歡的就珍惜,珍惜的別放棄。 4、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就會有希望。 5、當眼淚流盡的時候,留下的應該是堅強。 6、守護自己的人,也守護別人眼中的自己。 7、所有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 十五、實用溝通技巧 1、對沉默寡言的人:有一句說一句,一字千金。 2、對炫耀的人,贊美多于10次。 3、對優柔寡斷的人:多用肯定性語言。 4、對知識淵博的人:真誠聆聽,贊美。 5、對慢郎中式的人:配合他的步調,因勢利導。 6、對急性的人:說話簡潔明了,不托泥帶水,幾句話就切入要害。 十六、口才 三要點 1、說話要落落大方,使人家感覺你是一位品德修養的人。 2、說話時也不要和對方搶著說,要心平氣和,耐心地聽對方說完,自己在補充。 3、跟異性交流時,要大膽一些,對方也是平常人一樣,害怕或擔心,只會使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 十七、說話技巧 1、與聰明人說話,要見識廣博; 2、和與見聞廣博的人說話,要有辨析能力; 3、與位置高的人說話,態度要軒昂; 4、與有錢的人說話,說話要豪爽; 5、與窮人說話,要動之以情; 6、與位置低下的人說話,要謙遜有禮; 7、與上司說話,須用奇特的事打動他; 8、與下屬說話,要用切身利益說服他。 十八、學會說話,你將事半功倍 1、說話要注意場合,不看場合,想到什么說什么,這是一種拙劣的表現,往往會事與愿違。 2、把握時機,言語得體,正所謂“說得好不如說的巧” 。 3、語言風趣智慧,效果更佳。 十九、建立人脈需要做到 1、學會換位思考; 2、學會適應環境; 3、學會大方待人; 4、學會低調做事; 5、學會贊美他人; 6、學會對人禮貌; 7、學會檢討自己; 8、學會感恩; 9、學會遵守時間; 10、常懷一顆平常心; 11、學會忍耐; 12、記得信守諾言; 13、記住言多必失; 14、待上以敬,待下以寬! 二十、送給工作幾年又迷茫的人 1、迷茫是正常的,不用恐懼; 2、仔細思考自己的長處,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 3、犧牲一點休息時間,打造自己的專業能力; 4、敢于嘗試,有按著自己直覺走的勇氣; 5、結實更多圈里的高手,新的工作機會往往來自這里; 6、修煉自己的情商,不斷提高與人溝通協調能力。 讓你的人生更幸福的15個智慧 幫助你改變命運的56個智慧 人生感悟:50條思維智慧分頁:123
劉亮程:寒風吹徹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過的地方,我已經不注意它們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開始降臨到生活中。三十歲的我,似乎對這個冬天的來臨漠不關心,卻又好像一直在傾聽落雪的聲音,期待著又一場雪悄無聲息地覆蓋村莊和田野。 我靜坐在屋子里,火爐上烤著幾片饃饃,一小碟咸菜放在爐旁的木凳上,屋里光線暗淡。許久以后我還記起我在這樣的一個雪天,圍抱火爐,吃咸菜啃饃饃想著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遠而入神。柴禾在爐中啪啪地燃燒著,爐火通紅,我的手和臉都烤得發燙了,脊背卻依舊涼颼颼的。寒風正從我看不見的一道門縫吹進來。冬天又一次來到村里,來到我的家。我把怕凍的東西一一搬進屋子,糊好窗戶,掛上去年冬天的棉門簾,寒風還是進來了。它比我更熟悉墻上的每一道細微裂縫。 就在前一天,我似乎已經預感到大雪來臨。我劈好足夠燒半個月的柴禾,整齊地碼在窗台下;把院子掃得干干凈凈,無意中像在迎接一位久違的貴賓--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掃到一邊,騰出干凈的一片地方來讓雪落下。下午我還走出村子,到田野里轉了一圈。我沒顧上割回來的一地葵花桿,將在大雪中站一個冬天。每年下雪之前,都會發現有一兩件顧不上干完的事而被擱一個冬天。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樣用自己那只冰手,從頭到尾地撫摸自己的一生。 屋子里更暗了,我看不見雪。但我知道雪在落,漫天地落。落在房頂和柴垛上,落在掃干凈的院子里,落在遠遠近近的路上。我要等雪落定了再出去。我再不像以往,每逢第一場雪,都會懷著莫名的興奮,站在屋檐下觀看好一陣,或光著頭鉆進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讓雪知道世上有我這樣一個人,卻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亂跳的年輕生命。 經過許多個冬天之后,我才漸漸明白自己再躲不過雪,無論我蜷縮在屋子里,還是遠在冬天的另一個地方,紛紛揚揚的雪,都會落在我正經歷的一段歲月里。當一個人的歲月像荒野一樣敞開時,他便再無法照管好自己。 就像現在,我緊圍著火爐,努力想烤熱自己。我的一根骨頭,卻露在屋外的寒風中,隱隱作痛。那是我多年前凍壞的一根骨頭,我再不能像撿一根牛骨頭一樣,把它撿回到火爐旁烤熱。它永遠地凍壞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那個冬天我十四歲,趕著牛車去沙漠里拉柴禾。那時一村人都是靠長在沙漠里的一種叫梭梭的灌木取暖過冬。因為不斷砍挖,有柴禾的地方越來越遠。往往要用一天半夜時間才能拉回一車柴禾。每次拉柴禾,都是母親半夜起來做好飯,裝好水和饃饃,然后叫醒我。有時父親也會起來幫我套好車。我對寒冷的認識是從那些夜晚開始的。 牛車一走出村子,寒冷便從四面八方擁圍而來,把你從家里帶出的那點溫暖搜刮得一干二凈,讓你渾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那個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冷。 只是這次,是我一個人趕著牛車進沙漠。以往牛車一出村,就會聽到遠遠近近的雪路上其他牛車的走動聲,趕車人隱約的吆喝聲。只要緊趕一陣路,便會追上一輛、或好幾輛去拉柴的牛車,一長串,緩行在鉛灰色的冬夜里。那種夜晚天再冷也不覺得。因為寒風在吹好幾個人,同村的、鄰村的、認識和不認識的好幾架牛車在這條夜路上抵擋著寒冷。 而這次,一野的寒風吹著我一個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現在全部地對付我。 我掖著羊皮大衣,一動不動爬在牛車里,不敢大聲吆喝牛,免得讓更多的寒冷發現我。從那個夜晚我懂得了隱藏溫暖--在凜冽的寒風中,身體中那點溫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個隱秘的有時連我自己都難以找到的深遠處--我把這點隱深的溫暖節儉地用于此后多年的愛情和生活。我的親人們說我是個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僅有的溫暖全給了你們。 許多年后有一股寒風,從我自以為火熱溫暖的從未被寒冷浸入的內心深處陣陣襲來時,我才發現穿再厚的棉衣也沒用了。生命本身有一個冬天,它已經來臨。 天亮后,牛車終于到達有柴禾的地方。我的一條腿卻被凍僵了,失去了感覺。我試探著用另一條腿跳下車,拄著一根柴禾棒活動了一陣,又點了一堆火烤了一會兒,勉強可以行走了。腿上的一塊骨頭卻生疼起來,是我從未體驗過的一種疼,像一根根針刺在骨頭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鉆--這種疼感一直延續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陰冷的日子。 太陽落地時,我裝著半車柴禾回到家里,父親一見就問我:怎么拉了這點柴,不夠兩天燒的。我沒吭聲。也沒向家里說腿凍壞的事。 我想很快會暖和過來。 那個冬天要是稍短些,家里的火爐要是稍旺些,我要是稍把這條腿當回事些,或許我能暖和過來。可是現在不行了。隔著多少個季節,今夜的我,圍抱火爐,再也暖不熱那個遙遠冬天的我;那個在上學路上不慎掉進冰窟窿,渾身是冰往回跑的我;那個跺著凍僵的雙腳,捂著耳朵在一扇門外焦急等待的我……我再不能把他們喚回到這個溫暖的火爐旁。我準備了許多柴禾,是準備給這個冬天的。我才三十歲,肯定能走過冬天。 但在我周圍,肯定有個別人不能像我一樣度過冬天。他們被留住了。冬天總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個人,先是一條腿、一塊骨頭、一副表情、一種心境……爾后整個人生。 我曾在一個寒冷的早晨,把一個渾身結滿冰霜的路人讓進屋子,給他倒了一杯熱茶。那是個上了年紀的人,身上帶著許多個冬天的寒冷,當他坐在我的火爐旁時,爐火須臾間變得蒼白。我沒有問他的名字,在火爐的另一邊,我感覺到迎面逼來的一個老人的透骨寒氣。 他一句話不說。我想他的話肯定全凍硬了,得過一陣才能化開。 大約坐了半個時辰,他站起來,朝我點了一下頭,開門走了。我以為他暖和過來了。 第二天下午,聽人說村西邊凍死了一個人。我跑過去,看見這個上了年紀的人躺在路邊,半邊臉埋在雪中。 我第一次看到一個人被凍死。 我不敢相信他已經死了。他的生命中肯定還深藏著一點溫暖,只是我們看不見。一個人最后的微弱掙扎我們看不見;呼喚和呻吟我們聽不見。 我們認為他死了。徹底地凍僵了。 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點點溫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爛了幾個洞、棉花露在外面的舊棉衣?底磨得快通、一邊幫已經脫落的那雙鞋?還有他的比多少個冬天加起來還要寒冷的心境……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我的一小爐火,對這個貧寒一生的人來說,顯然微不足道。他的寒冷太巨大。 我有一個姑媽,住在河那邊的村莊里,許多年前的那些個冬天,我們兄弟幾個常手牽手走過封凍的瑪河去看望她。每次臨別前,姑媽總要說一句:天熱了讓你媽過來喧喧。 姑媽年老多病,她總擔心自己過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戶,偎在一間矮土屋里,抱著火爐,等待春天來臨。 一個人老的時候,是那么渴望春天來臨。盡管春天來了她沒有一片要抽芽的葉子,沒有半瓣要開放的花朵。春天只是來到大地上,來到別人的生命中。但她還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我一直沒有忘記姑媽的這句話,也不只一次地把它轉告給母親。母親只是望望我,又忙著做她的活。母親不是一個人在過冬,她有五六個沒長大的孩子,她要拉扯著他們度過冬天,不讓一個孩子受冷。她和姑媽一樣期盼著春天。 ……天熱了,母親會帶著我們,趟過河,到對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媽。姑媽也會走出蝸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曬著暖暖的太陽和我們說說笑笑……多少年過去了,我們一直沒有等到這個春天。好像姑媽那句話中的"天"一直沒有熱。 姑媽死在幾年后的一個冬天。我回家過年,記得是大年初四,我陪著母親沿一條即將解凍的馬路往回走。母親在那段路上告訴我姑媽去世的事。她說:"你姑媽死掉了。"母親說得那么平淡,像在說一件跟死亡無關的事情。 "怎么死的?"我似乎問得更平淡。 母親沒有直接回答我。她只是說:"你大哥和你弟弟過去幫助料理了后事。"此后的好一陣,我們再沒說這事,只顧靜靜地走路。快到家門口時,母親說了句:天熱了。 我抬頭看了看母親,她的身上正冒著熱氣,或許是走路的緣故,不過天氣真的轉熱了。對母親來說,這個冬天已經過去了。 "天熱了過來喧喧。"我又想起姑媽的這句話。這個春天再不屬于姑媽了。她熬過了許多個冬天還是被這個冬天留住了。我想起爺爺奶奶也是分別死在幾年前的冬天。母親還活著。我們在世上的親人會越來越少。我告訴自己,不管天冷天熱,我們都常過來和母親坐坐。 母親拉扯大她的七個兒女。她老了。我們長高長大的七個兒女,或許能為母親擋住一絲的寒冷。每當兒女們回到家里,母親都會特別高興,家里也頓時平添熱鬧的氣氛。 但母親斑白的雙鬢分(www.lz13.cn)明讓我感到她一個人的冬天已經來臨,那些雪開始不退、冰霜開始不融化--無論春天來了,還是兒女們的孝心和溫暖備至。 隨著三十年的人生距離,我感受著母親獨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無能為力。 雪越下越大。天徹底黑透了。 我圍抱著火爐,烤熱漫長一生的一個時刻。我知道這一時刻之外,我其余的歲月,我的親人們的歲月,遠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風吹徹。 劉亮程作品_劉亮程散文 劉亮程:鳥叫 劉亮程:父親分頁:123
ACC711CEV55CE